t83150

标签: 美系车

互联网的营销风潮吹到汽车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答案很简单,车企会将本来就属于用

互联网的营销风潮吹到汽车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答案很简单,车企会将本来就属于用

互联网的营销风潮吹到汽车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答案很简单,车企会将本来就属于用户的东西,变成了需要用户付费后才可拥有的东西。比如特斯拉的转向拨杆。现在他们对有些没有转向拨杆的车型,开始收费改装了,而且价格还不便宜,2499元。可问题是,我从学车的时候,打转向灯都是用转向拨杆,从来没有用过按钮。而且不管是任何一个国家,任何法律法规都明确表示,车内控制键要可识别易触达,转向拨杆完全可满足这个要求。但不知为什么。一些特斯拉汽车中就是改成了别扭的转向按钮。现在用户觉得不习惯了,希望特斯拉能改回来,于是特斯拉就收费2499元,把这个本来就该属于用户的东西重新安装上去。这自然会引起很多用户的吐槽。但我相信吐槽了一段时间之后,也就不会再有什么吐槽了,大家伙还是会照样买特斯拉。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些年来,会做出类似事情的车企实在是太多了,甚至可以说,所有车企都无一例外做出了类似的事情。除非你不买车了,否则就要忍着。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奔驰EQS450+先锋版预装了后轮转向硬件,但默认只开放4.5度的转向角度,用户必须每年花接近4998元才能解锁10度的转向功能。这明明是个基础驾驶性能,人家买这车也是为了能更方便驾驶,这好了,给人家锁上了不让用。关键是人家硬件钱已经花了吧,这不是耍赖是什么。再比如宝马汽车在韩国等市场推出的订阅服务,要求用户每个月花18美元的价格解锁已预装的座椅加热功能,结果受到了韩国舆论的反弹,最后无可奈何停止了。还有就是大众ID.3的动力解锁。英国的大众ID.3车主需要支付16.5英镑每个月的费用,才能解锁车里全部228马力的动力。讽刺的是,汽车保费仍然按照原厂的马力来计算,导致用户不管花不花钱都会吃亏。再就是奔驰smart精灵#1的硬件订阅,高配车型中明明有方向盘加热,座椅通风,但必须要额外付费开通才可以,比如1999元永久解锁座椅通风,以至于引起了车主的愤怒。看到了没有,实在太多了。除此之外,国产车也照样有问题,极氪001的冬季温暖包,哈弗的远程控制之类的,所以不管国内国外都摆脱不了这些毛病。当然,问题首先是出在国外产品上,是他们开创了先河,然后国内又开始跟上。所以,如果真让车企把这些事情变成常态,那么会非常可怕的。我们买一辆车,希望的就是这辆车永远属于我们,而不是一些功能还捏在车商手里,甚至他们一不高兴,都可以给我们远程锁车。但目前很多车企都这样做的情况下,消费者已经变得毫无选择,就只能成为案板上的鱼肉。恐怕我们就只能依赖监管的快速响应来迅速解决目前的新问题,防止车企将技术优势转化成垄断工具。【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凯迪拉克发布ElevatedVelocity纯电概念车,鸥翼门+24英寸巨轮演

凯迪拉克发布ElevatedVelocity纯电概念车,鸥翼门+24英寸巨轮演

凯迪拉克发布ElevatedVelocity纯电概念车,鸥翼门+24英寸巨轮演绎跨界新美学。专为沙漠马球运动打造:后备箱嵌入定制马球装备舱,“沙暴视觉”系统可以穿透沙尘障碍,“元素防御”模式可以高频振动自洁车身。冰蓝色涂装如流动冰川,内饰红色皮革呼应荒漠激情,类似于冰与火之歌。目前还无性能参数公布,但官方暗示:其设计语言将影响量产车型。凯迪拉克凯迪拉克概念车
马自达CX8和雪佛兰开拓者怎么选?最近很纠结,想买个七座车偶尔用一下,主要是

马自达CX8和雪佛兰开拓者怎么选?最近很纠结,想买个七座车偶尔用一下,主要是

马自达CX8和雪佛兰开拓者怎么选?最近很纠结,想买个七座车偶尔用一下,主要是全家六七人出行用,一年公里数大概6000公里,预算大概10-15万。买新能源车吧,公里数太少,买了划不来,掉价和贬值也快,更新也快;买新的油车吧,钱又不够;买二手吧,这两台车,价格差不多,一个开拓者三年5万公里,一个CX8六年8万公里,到底选哪个?头发都薅秃了,各位条友,买过这两台车的方便的话,帮忙出个主意,谢谢啦!
特斯拉统治力太恐怕了给中国的所有新能源车企上了一课首先,坚持不做一些虚头

特斯拉统治力太恐怕了给中国的所有新能源车企上了一课首先,坚持不做一些虚头

特斯拉统治力太恐怕了给中国的所有新能源车企上了一课首先,坚持不做一些虚头八脑的,不搞发布会,不做ppt,新车直接上市,省下来的营销费都用在车上,照样一个月过万的销量。其次,只要用户相信你,不搞大订小订,就是展车在停车库,用户也会挤破头来看车。最后,消费者不是傻子,大家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沙发,冰箱,大彩电,再怎么堆积,毕竟买车子买的是安全,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力。大家觉得对不对?评论区可以说说你的看法
马斯克谈特斯拉ModelYL生产计划与FSDV14重大更新8月20日,由于

马斯克谈特斯拉ModelYL生产计划与FSDV14重大更新8月20日,由于

马斯克谈特斯拉ModelYL生产计划与FSDV14重大更新8月20日,由于特斯拉ModelYL在国内外掀起的广泛热度,有网友要求马斯克针对这款车说点儿什么。马斯克表示,特斯拉ModelYL要到明年年底才会在美国开始生产。鉴于美国自动驾驶技术的出现,有可能永远不会生产这款车。另外,马斯克也对即将到来的FSDV14做了分享,称V14是V12之后的最重大更新。还说V14就像是活的,有感知能力的。FSDV14预计9月底或10月初发布,参数量将增加10倍,显著提升安全性,并减少对驾驶员的监控需求。FSDV14仍属于监督版,要求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但其在复杂场景下的类人决策能力(如平滑转弯和智能避障)将更接近人类驾驶。马斯克强调,V14将整合Robotaxi项目的部分技术,为2025年底在特定城市推出无监督FSD奠定基础,并计划在2026年扩展至客户车辆,允许车主加入Robotaxi网络。特斯拉FSD的全球测试和可用性正逐步扩展。目前,FSD监督版已在以下国家或地区可用或进入测试阶段:美国、加拿大、中国、墨西哥、波多黎各、西班牙、荷兰、爱沙尼亚、保加利亚、澳大利亚、日本等。
30到50岁、年收入15万以上的那批人,正把ModelY当成家庭第二辆车的安全

30到50岁、年收入15万以上的那批人,正把ModelY当成家庭第二辆车的安全

30到50岁、年收入15万以上的那批人,正把ModelY当成家庭第二辆车的安全牌。特斯拉把售价定在33.9万,不是拍脑袋,是算准了这群人刚好跨过新能源补贴退坡的心理门槛,再贵五万就劝退,再便宜五万就掉身价。OTA升级、大屏、自动驾驶这些噱头,其实是用软件补丁把硬件寿命拉长,让你觉得33.9万花得值,年年有新玩具。蔚来ES6、小鹏G3围着打,特斯拉却不急着降价,它想的是把“特斯拉”三个字做成中年体面社交货币,跟当年iPhone一个路数。市场销量一路飘红,背后是把电动车从“环保”推到“身份”这一步棋。当充电站像便利店一样铺满街,面子和里子都抓住,ModelY就稳了。问题是,明年后年,如果电池技术一夜换代,你的车还能靠一张屏撑场面吗?
老车主最怕的噩梦:打着灯却要低头摸屏幕,差点撞上护栏。2025年,特斯拉

老车主最怕的噩梦:打着灯却要低头摸屏幕,差点撞上护栏。2025年,特斯拉

老车主最怕的噩梦:打着灯却要低头摸屏幕,差点撞上护栏。2025年,特斯拉把转向灯拨杆乖乖装回去,顺带推出2499元改装包,9月就能到店。这哪是良心发现,是销量警报响得太响。马斯克心里清楚,敢再犟,订单就真跑隔壁比亚迪。拨杆回来,顺手多了;可同月推送的SteerbyWire让方向盘自己跑偏,车主又得跑4S调前束。一边讨好,一边添乱,像极了哄老婆时顺手打碎碗的丈夫。老车主交钱改拨杆,新车主担心方向跑偏,所有人都在给特斯拉的实验买单。新技术只有稳定才值钱,不稳定就是麻烦。你会为了熟悉的拨杆掏2499,还是忍着屏幕等ota?留言说说,我怕我先怂。
外媒:外媒:特斯拉在中国推出六座版ModelY,售价33.9万元人民币,较基础

外媒:外媒:特斯拉在中国推出六座版ModelY,售价33.9万元人民币,较基础

外媒:外媒:特斯拉在中国推出六座版ModelY,售价33.9万元人民币,较基础版高出约30%,配备LG高性能电池,续航751公里,比现款长续航版贵8%。此举意在夺回被蔚来、理想抢占的市场份额,新车9月开始交付。
特斯拉ModelYL要卖33.9万这价格放到2025年下半年等于是在抢

特斯拉ModelYL要卖33.9万这价格放到2025年下半年等于是在抢

特斯拉ModelYL要卖33.9万这价格放到2025年下半年等于是在抢钱除了续航还比较长其他方面可以说是全面落后于国产车其车身尺寸是4976mm、1920mm、1668mm,轴距为3040mm再加上溜背的造型这空间3排完全没法舒服得坐人内饰还是“毛坯”得不行真好奇会有谁来买这车【来自懂车帝车友圈】
原以为特斯拉是个美国的新势力,要给那些传统的百年老店上一课,但实际上它和丰田大众

原以为特斯拉是个美国的新势力,要给那些传统的百年老店上一课,但实际上它和丰田大众

原以为特斯拉是个美国的新势力,要给那些传统的百年老店上一课,但实际上它和丰田大众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当初电车刚火起来,传统车企开始油改电;现在大家伙越来越喜欢六座车,特斯拉就搞了个五改六。最近ModelYL的详细信息出来了,有人把它和原版ModelY,ModelX的信息作了比较,ModelYL车长接近5米,轴距甚至还超过了3米,单从数据上看,这已经算是入门版大六座的水平了。但实际上,因为这个大溜背造型,第三排的头部位置已经接近后备箱盖位置了,先不说被追尾的时候安全怎么保证,单说开后备箱盖的时候,第三排就已经能从车尾看太阳了,这么坐人的话真的会舒服吗?同样是轴距3米多一点的SUV,东风奕派008是这么做的,后车尾尽可能做得方一点,把有限的尺寸发挥出尽可能大的头部空间。然后把车做得尽可能高,第三排进出容易,同时也更容易安放遮阳帘和天窗,虽然看起来圆滚滚的,但是空间确实更大。目前国内主流的大六座,比如银河M9,深蓝S09之类,基本都是那种圆滚滚的方形造型。之所以国内越来越喜欢大六座,本质上是因为二排少一个座位,给第三排腾出更多空间,让第三排座能成为实实在在的座位,如果把五座车硬改成六座的话,是不是多少有点舍本逐末了?文董适存【来自懂车帝车友圈】